你是中華民族頂天立地,真正的大丈夫男子漢! 他是一名立過功的軍人, 是曾救過學生的好老師, 可等到他一步步當上準市長后, 人們才發現了他的真面目…… 他的身家被爆高達上億, 并多次出現在中國胡潤富豪榜上: 2007年資產20億元, 2008年資產還是20億元, 2009年資產15億元, 2010年資產還有15億元! 可如今的他, 卻成了四處撿破爛的“大傻子”...... 人生反差如此巨大! 他的人生究竟是怎么了? 他,就是樊建川。 1957年樊建川生在四川宜賓, 父母都是軍人, 他自幼就很淘氣,狠勁十足, 跟別人打架打贏了, 父親不僅不罰他,還獎勵白酒喝。 父親常對他說: 有氣是人,無氣是尸, 人活著就是為了一口氣。 文革轟轟烈烈來襲時, 父親未能幸免被關進牛棚, 可他好奇父親為什么被批斗, 就開始偷偷找跟父親有關的傳單、小報, 漸漸地,收藏報紙、書信和獎章, 成了他割舍不掉的興趣。 幼兒園小伙伴都笑他父親是漢奸,于是他把成績單上父親的名字摳掉了,這份不敢交給父親的成績單,也成了他的收藏品 高中畢業后,他成為了知青, 勞動艱苦至極,他被餓暈過兩次。 之后正好碰上招兵考試, 為改變命運,他急忙報名參加了, 一見到領導就開始表演: 寫毛筆字,吹笛子、拉手風琴…… 領導一看,這兵可以啊! 二話不說就把他帶走了。 他的軍旅生涯, 是從冬天零下40℃的內蒙古開始的, 兩年后,他不但成為特等射手, 還當上了學雷鋒的標兵。 1977年,中國恢復高考制度, 他立即報名參加了, 全軍80人報考,卻只招1個。 一般人光是想想就要放棄了, 可他偏不,非要拼命試試, 這一試沒想到, 他真的考上了西安政治學院, 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批, 由士兵考入軍校的大學生。 畢業后,他進入重慶三醫大任教, 在教書的8年時間里, 他曾冒生命危險, 撲救過一個錯扔手榴彈的女兵。 1987年,他又轉業到宜賓地委政策研究室, 幾年時間里跑遍了整個宜賓農村, 他寫的調查報告, 更是多次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。 這一寫,竟讓他得到了 宜賓市委書記的青睞, 成了宜賓市委書記賞識的秘書。 1992年,他就成了宜賓市, 最年輕的常務副市長, 不到一年,表現優異的他, 又被組織通知將被提拔為市長。 仕途一帆風順,前途無量, 可他卻做了個讓所有人震驚的決定: 辭職下海! 原因就是:工資太低! 彪悍的他,毫不猶豫地甩了政府。 1994年,他湊來資金, 創辦了“建川房屋開發有限公司”, 再往后的十多年時間里, 他站在中國房產開發大潮的風口, 憑著“忠義勤信”的企業宗旨, 將白手起家的企業, 硬是做進了四川省的前10名, 個人資產已達到二三十億, 還登上了中國富豪榜。 而后來的汶川地震, 更是檢驗了他的企業魂, 當時震后屹立不倒的房子正是他建的, 老百姓紛紛打出條幅表示感謝。 他成了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, 在成都市最繁華的地段, 不僅擁有自建的商品房, 還有辦公樓、商鋪、加油站…… 可他當上大老板后, 卻離老板們玩的圈子越來越遠。 當年,他辭職不肯當市長,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,市長的收入, 不足以支撐他收藏物品的愛好。 和那些緊盯字畫古玩的大老板不同, 他從小到大,只愛在垃圾堆里扒拉個不停, 別人當破爛的東西,他卻當寶貝, 身邊的老板們都嫌他“品位”太低。 可他們卻不知道,在樊建川心中, 有一個遠比收藏品更有價值的夢想。 那就是他希望有一天, 把自己打拼十多年得來的財富, 和幾十年的收藏全部用來建博物館, 因為這100年里中國人遺忘的太多, 他要為這個民族留下記憶。 轉眼到了2005年,這一年意義非凡, 是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, 他意味深長地說: 這是一個甲子,是我們民族的大事, 我想,我必須有所舍棄了。 他決定正式開始建立博物館, 身邊朋友聽說后,都急忙苦勸他: 要讓一個人完蛋,就讓他吸毒; 要讓一個企業完蛋,就讓它建博物館! 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,他當然知道, 這樣的投入一定是無法收回的, 就連平日的運營成本能平衡, 都一定是稀有其例的。 許多人都嘲笑他是“樊哈兒”, 因為在四川話里面,“哈兒”就是傻子的意思, 說他已功成名就,還非要拿老本去拼命。 而他卻是徹底鐵了心: 四川有兩千家房地產開發商, 少我一個沒關系,中國十三億人, 12.5億都應該過自己平淡的正常生活, 但應該有一部分人挺起脊梁, 敲響警鐘,去做犧牲, 我就想做一個敲鐘人! 2005年8月15日必須開館! 于是,他便開始了傾家蕩產的行為, 先是賣掉自己的辦公樓、商鋪、 還有加油站,把所有屬于自己的錢, 全部都投進了要建的博物館里。 可是,以一己之力, 建一個諾大的博物館, 這不是光有錢就能辦到的事。 他四處找地,可別人都以為他是騙子, 誰能相信,一位精明的房地產商人, 會為了情懷,來做這種傻事呢? 最后,只有大邑縣信了他, 找到地之后,他馬上定下目標: 9個月建5個博物館。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, 人們都搖搖頭說他瘋了, 可他卻咬著牙非干不可。 他連續9個月吃睡都在工地上, 曬得焦黑,困了就在紙板上躺兩三個小時, 他相信: 舉頭三尺有神明, 幾百萬將士的英靈會保佑我的。 9個月后的2005年8月15日, 五大主題館, 中共抗戰的“中流砥柱館”, 國黨抗戰的“正面戰場館”, 美國援華的“飛虎奇兵館”, “不屈戰俘館”“侵華日軍罪行館”, 經6部委嚴格審查,全部合格, 正式對外開館。 館內陳列著他幾十年來, 上山下海,冒著風雪撿到的各式收藏品, 數量和價值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: 手寫資料30噸,書信40萬封, 日記兩萬本,像章百萬枚, 總共800余萬件藏品, 經鑒定的國家一級文物就有153件。 歷經后續的再建設完善,到今天為止, 這里已是中國最大的博物館聚落, 總共30個分館, 占地總面積500畝,超過近1000萬件藏品, 是目前國內民間資金投入最多, 建設規模和展覽面積最大, 收藏內容最豐富的民間博物館。 在游客接待中心的墻壁上, 寫著他的自白: 為了和平,收藏戰爭, 為了未來,收藏教訓, 為了安寧,收藏災難, 為了傳承,收藏民俗 。 那段塵封而沉重的歷史, 就這樣被他徹底的激活。 一座警醒世代的博物館, 令所有前往參觀的人們, 無一不震撼、動容、 然后流著淚離開…… 忘記過去,就意味著背叛, 只有觸摸歷史經緯里的錚錚鐵骨, 穿越時空, 感受那段真實清晰的歲月, 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。 壯士群塑廣場, 約3000平米的中國地圖上, 200多位抗戰名將和著名烈士的鐵像, 站在他們戰斗或犧牲過的地方, 令人肅然起敬。 左權將軍的女兒也來了, 她一看到自己父親的雕像, 就淚如泉涌,抱著雕像痛哭: 爸爸,我抱抱您! 平日里,他也喜歡穿行在群雕中, 因為走上一圈,心里就很亮堂, 尤其是在苦悶苦楚的時候, 面對壯士廣場上的每一位壯士, 他就會感覺到自己充滿了力量。 而老兵手印廣場更是觸動人心, 曾經摳扳機的手、扔手榴彈的手、 揮舞大刀的手, 都在這里留下了珍貴的手印, 每一個鮮紅的手印, 都印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。 為取這些手印,他曾跑遍全國, 甚至還多次跑入了太平間。 正是這些無數雙手, 曾在中國力挽狂瀾,扭轉乾坤, 將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托起。 他說:一個民族不能忘記她的捍衛者, 在這些老兵凋零之前, 我們應留下他們的印記, 以為永世的紀念。 樊建川帶著一批文物趕飛機, 卻在機場被安檢部門攔下, 由此牽出一段感動每個人的故事…… 為幫助中國抗擊日寇, 曾有4000多名美國軍人, 犧牲在中國的土地上。 為盡可能還原那段歷史, 他爬雪山過草地, 四處收羅美軍在中國的痕跡, 找到不少當年的資料、航圖、 儀表等各類物資裝備。 正是因為他的堅持不懈, 國內這個目前唯一專門紀念抗戰時期美軍、 特別是美國空軍對外援助的博物館, 吸引了不少年近耄耋的美國老兵。 每個來到這里的美國老兵, 一看到這些熟悉的物件時, 都會像孩子一樣失聲大哭。 美軍飛行員克爾的兒子戴維·克爾來了, 他將父親抗戰期間在華所用的物品, 全部毫無保留地捐給了博物館。 垂垂老矣的原美軍飛行員, 格魯伯也坐著輪椅來了, 他一看到墻壁上的照片, 馬上就哭起來了: “我還是第一次見到, 專門紀念美國志愿航空隊的紀念館。” 他拉著樊建川的手顫抖地說: “我的青春,我最好的青春在中國。 我為人類和平作出的最大貢獻, 就是在中國參加了偉大的反法西斯戰爭。” 之后,他將60多年前用的飛行服、 獎章、證書、幀有女友照片的相框等, 20多件視如生命的私人藏品全部捐贈。 2008年,樊建川被美國布萊恩特大學, 授予企業管理博士的稱號, 表彰他所創建的援華美軍博物館。 而最觸動中國人心弦的, 無疑是抗戰博物館。 為了收藏日軍的侵華物證, 他前后歷時20年, 多次奔赴日本購買日軍侵華時期的畫報、 雜志、書籍、日軍曾使用過的明信片、 作戰地圖、鋼盔、軍服、望遠鏡等等, 最終,他找到了大量關于, 日本侵華的珍貴歷史實物和史料。 這個抗戰博物展館里, 按時間跨度分為了15個展覽單元, 按照類別又分為“大屠殺”、“三光罪行”、 “細菌實驗”、“慰安婦”等12個展覽專題, 總共展出了6000余件, 1931年到1945年間的侵華日軍罪行實物。 銹跡斑斑的鋼盔、槍支、手榴彈、 發黃的報刊、文件、各類證書等, 都記錄著那個年代的殘酷與血腥, 同時,也記錄著中華民族的不屈。 最新評論
關閉
站長推薦
|